来源:雪球App,作者: 老韩闲聊,(https://xueqiu.com/1484348349/141263146)
北京两家以健康有机天然食材为主的生鲜电商春播和本来,不仅没有因为疫情受益,反而受损,比如春播,正常订货第二天送到,现在订货5天才送到。估计是因为快递没有上班,而且他们的库房是集中的。每日优鲜、盒马等都是有前置仓的,消费者下单的时候,应该是只能看到自己最近的仓库的库存,下单后,送货是非常快的。这种前置仓模式成本肯定会挺高,疫情结束之后消费者能有多少留存率还不好说。再说了,当下因为大家都不出门,所以每天在家三顿饭,上班了,每天在家1-2顿饭,至少1/3的饭是在外面吃的,对应蔬菜水果的销量也会少。我一直觉得生鲜电商不是一个好的生意模式。//@宁静的冬日M:回复@李妍:前几天我看一篇分析,说是每日优鲜的日订单同比增长了350%,叮咚增长了300%,盒马也远超平时的日峰值(没有具体数据),以至于把文职人员顶上去拣菜。。。有一种说法是:对于生鲜电商来说,这次疫情甚至堪比 2003 年非典期间崛起的淘宝与京东。。。不过我觉得还是梁昌霖说得好:这种类比过于简单~“淘宝本质上是一个平台,自己不需要履约、不需要采购,但是生鲜电商是一个重供应链的行业,如果供给不足,有再大的需求也没有用。” 按他的判断,这是一个“生鲜电商的分水岭 。这意味着,当下的市场环境正在严格考验各家生鲜电商的供应链能力,不是没有需求,眼下哪怕再烂的服务,只要有供给,用户都要。 ”但是如果能力不足,流量再多也变不成增长。我个人认为,生鲜网购跟其它商品网购一样,因为高效(核心是用细密的分工把人从日常买菜的琐事中解放出来)是一个长期趋势。并不是疫情能改变的。就好像淘宝的成功不可能是因为非典一样。。。疫情只不过是让这种长期潜在需求短时间引爆了一下而已。。。这跟口罩消毒水之类短期需求完全是两回事。并且,它有助于我们看出各种线上生鲜模式的一些问题~比如到底是前置仓还是附带大面积堂食,更有利于满足用户需求(短期堂食受的冲击还是次要的,问题在于,长远看它与传统的专业堂食餐饮有何差异,满足了哪种需求)?哪种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快捷,便宜地把菜送到用户手中?查看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