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赶到县城后,果然得知了彭德怀起义的消息。一直对共产党心怀敬仰的钟伟,早已渴望投身革命,但一直没有机会。得知消息后,袁克歧支持钟伟加入革命队伍,于是他不久后便加入了彭德怀的部队,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1930年,钟伟跟随彭德怀离开家乡,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革命生涯。当时,国内形势极为严峻,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敌视极深。起义军在初期曾夺取几座县城,但随着敌军增援,形势变得越来越困难。彭德怀决定带领部队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红军会合,钟伟也随之上了井冈山。
在陕北之前,钟伟主要负责政治宣传工作。到达陕北后,他进入抗大学习,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与敌后游击战,凭借勇猛的作战风格和巧妙的战术,经常出奇制胜,赢得了“巴顿将军”之称。
1945年抗战胜利后,钟伟奉命进入东北。当时,东北的形势对我军不利,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强大,意图将我军一举消灭。钟伟当时是师长,在三下江南的战役中,他凭借独到的眼光,把一场遭遇战打成了歼灭战。凭借在东北的出色表现,钟伟被提升为第12纵队司令员。1949年,随着全军整编,第12纵队改为49军,钟伟也成为了49军的军长。
然而,在军衔授予中,钟伟这一军长级别只得了少将,令人不解。因为其他同级的军长,如梁兴初、吴信泉等,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而钟伟却没有。尽管钟伟在指挥方面无可挑剔,尤其是在三下江南的靠山屯战役中,他凭借果断的决策帮助我军迅速掌控了战场主动权,但他在战后的表现却有所欠缺。
就在靠山屯战役后不久,钟伟的49军遭遇了青树坪的战斗失利,这也是四野的一次重大挫折。青树坪战役中的失败,也与钟伟的指挥决定密切相关。当时,钟伟将追击敌军的任务交给了146师,这支部队经验丰富,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却发生了严重失误。146师误判敌情,最终陷入敌军的包围圈,造成了1200多人的伤亡。
尽管青树坪战役未必算是完全的失败,但这次战役的失误使钟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和他一起获得少将军衔的,还有他手下的三位师长,这在当时军队中是一个特例。
而另一位钟伟曾经的部下——原145师师长温玉成,却在1955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那么,温玉成为什么能够超越钟伟,获得中将军衔呢?
温玉成生于1915年,15岁便参军,他的革命经历非常丰富。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他都亲身参与过。他还参加过西路军西征,在那时亲眼目睹了董振堂英勇牺牲的情景。在西征途中,他不幸被俘,但依旧没有屈服,在长达40多天的艰难跋涉中,最终成功逃脱并找到了援军。
温玉成的坚韧和忠诚深受中央认可。尽管他曾在钟伟手下工作,但他的能力并不逊色于钟伟。钟伟来东北时是带着部队来的,而温玉成则是独自一人来到东北,之后才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起初,温玉成所在的部队并没有什么战斗力,但他从剿匪开始,一步步将部队训练成精锐之师。
1947年,温玉成带领新组建的部队,遇到了国民党王牌军——新一军。面对强敌,温玉成不慌不忙,指挥部队稳扎稳打,最终大败敌军,俘虏了敌军团长,极大鼓舞了我军士气。在随后的德惠攻坚战中,温玉成的部队表现突出,被认为是东野的主力。
温玉成不仅在战场上屡创佳绩,而且在解放战争后期,他还开创了“师消灭师”的先例。在四平和天津战役中,他所指挥的部队表现卓越。而且,温玉成还参加了抗美援朝,带领40军进入朝鲜,并在云山阵地与美韩联军展开激烈战斗,成功将敌军击退。
与之相比,钟伟并未参与抗美援朝,因此在评定军衔时,温玉成因其更加丰富的战斗经历和直接参与国际战斗,最终被授予了中将。
尽管钟伟对自己的军衔有所不满,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始终未曾动摇。他一生清廉,始终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是一位值得敬佩的革命战士。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