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達拉市(哈薩克語:Кокдала;維吾爾語:كۆكدالا شەھىرى;哈薩克語:كوكدالا قالاس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縣級市,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實行「師市合一」,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境內,地處伊犁河谷地,距伊犁州政府所在地伊寧市約20公里,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約700公里。2015年3月,該市總面積979.71平方公里,總人口7.5萬人,其中城區建成區2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2.7萬,市政府駐金山街道學府西路1號。
快速預覽 可克達拉市كۆكدالا شەھىرى哈薩克語:كوكدالا قالاسى, 國家 ...可克達拉市كۆكدالا شەھىرى哈薩克語:كوكدالا قالاسى縣級市可克達拉市可克達拉市在新疆的位置可克達拉市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包圍可克達拉市的地理位置坐標:43°55′59″N 81°05′06″E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隸屬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政府駐地金山街道學府西路1號下級行政區
5
5鎮
面積 • 總計979.71 平方公里(378.27 平方英里)人口(2020年)[1] • 常住69,524人 • 密度71人/平方公里(184人/平方英里) • 城鎮39,257人時區北京時間(UTC+8)新疆時間(UTC+6)郵政編碼835213電話區號999車輛號牌新F行政區劃代碼659008網站可克達拉市人民政府網關閉
Remove ads主要歷史
可克達拉是小夜曲《草原之夜》誕生地。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張加毅在此拍攝紀錄片《綠色的原野》,1959年6月下旬完成,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獻禮片公映,其插曲《草原之夜》由此逐漸風靡大江南北,傳唱至今久唱不衰,成為中國民歌的經典力作。1985年,該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教材,並稱它為「東方小夜曲」。
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第五軍十五師全體官兵集體轉業,在可克達拉地區屯墾戍邊,是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63團、64團、66團、67團、68團。
2015年3月18日,中國國務院批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立縣級可克達拉市[2][3],由兵團直管[4]。
人口民族
2020年末,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為69524人[5]。
2021年末,全市共有人口25.1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1萬人。其中:男性13.02萬人,女性12.1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0.1萬人、出生率為3.99‰;死亡人口0.13萬人、死亡率為5.08‰;自然增長率為-1.09‰。
行政區劃
可克達拉市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5個鎮、1個核心區:
金山街道、花城街道、六十三團榆樹莊鎮、六十四團葦湖鎮、六十六團金梁鎮、六十七團金屯鎮、六十八團長豐鎮 、可克達拉經濟技術開發區。[6]
更多資訊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備註
659008001000
金山街道
659008002000
花城街道
659008100000
榆樹莊鎮
與六十三團實施團鎮合一
659008101000
葦湖鎮
與六十四團實施團鎮合一
659008102000
長豐鎮
與六十八團實施團鎮合一
659008103000
金梁鎮
與六十六團實施團鎮合一
659008104000
金屯鎮
與六十七團實施團鎮合一
659008400000
可克達拉經濟技術開發區
關閉
交通狀況
鐵路:中哈鐵路設立可克達拉站
公路: 312國道、 218國道
教育資源
中學
可克達拉鎮江中學
可克達拉市高級中學(在建)
可克達拉市第一中學(在建)
可克達拉市雙語中學
可克達拉市68團中學
可克達拉市67團中學
可克達拉市66團中學
可克達拉市63團中學
可克達拉市64團中學
小學
可克達拉市第一小學
可克達拉市第二小學(在建)
可克達拉市68團小學
可克達拉市67團小學
可克達拉市66團小學
可克達拉市63團小學
可克達拉市64團小學
參考文獻Loading content...外部連結Loading content...